只要是历史悠久的城市,大多会有城隍庙。城隍庙,顾名思义是祭祀城隍神的地方。\"城隍\"最初指的是城池(城墙和护城河),后来慢慢演变为守护城市的神灵,通常由历史上有功于地方的名臣或英雄担任,所以城隍庙在很多城市都是标志性的存在。在广东,最大的城隍庙不在繁华的广州、深圳,而是藏在揭阳。这座揭阳城隍庙不一般,它是全省唯一被评为\"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\"的城隍庙,地位可不低。
揭阳这座城市,名气可能比不上广州、深圳、佛山这些经济强市,就算在潮汕地区,也没潮州、汕头那么为人熟知。但很多人不知道,揭阳是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,名字来源于秦朝的揭阳岭,而且这里水网密集,从古至今都是富庶之地。
揭阳城隍庙坐落在榕城区,始建于宋代绍兴十年(1140年),现存主体是明代洪武二年(1369年)重建的遗迹,之后在明清时期又经过多次修缮,算下来已有近900年历史,是广东历史最久、规模最大的城隍庙。
这座城隍庙最让人惊艳的是它的工艺。远远望去,整座建筑金碧辉煌,梁上、栋上都刻满了精致的花纹,融合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潮汕本地的传统工艺。尤其是屋顶的嵌瓷和房梁上的木雕,雕工精细得像艺术品,丝毫不输给广州的陈家祠和佛山的祖庙,说是岭南建筑的集大成者也不为过,其建筑艺术和文物价值代表了岭南地区城隍文化的典型特征。
当地朋友说,揭阳城隍庙就像个民间艺术宝库。从外到内,到处都能看到金漆木雕、石雕、嵌瓷、灰塑、彩画这些工艺,内容多是鳌鱼、醒狮、吉祥图案、戏剧人物之类,色彩鲜艳,造型生动,让人看了就忍不住赞叹。
庙里还有很多楹联、匾联,文字写得既讲究又有深意。比如\"明阴洞阳谁谓鉴观非赫,彰善瘅恶当在祸福无私\",意思是城隍神能洞察善恶,赏罚分明;还有\"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,行此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\",说的是做人正直、多做善事,自然心安理得。这些句子虽然简单,却都在劝人要自律、做好事、远离邪恶,让人看了心里会有触动。
更让人佩服的是它的建筑设计。城隍庙主要靠木头和石头支撑,结构科学严谨,特别能抗震。600多年来,经历了明清时期多次地震、台风,居然一直保存完好,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真厉害。
值得一提的是,揭阳城隍庙在2019年10月被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这让它成为截至2025年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隍庙。像广州都城隍庙、潮州城隍庙等虽然也是当地有名的城隍庙,具有地方保护级别,却没进入国家级文保单位名单。
如今,揭阳城隍庙免费开放参观,是了解岭南宗教建筑与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。走在庙里,摸着那些被数百年风雨冲刷过的老墙砖,仿佛能穿越时空,感受到岁月的痕迹。它就像一位默默守护着揭阳古城的老者,用自己的宽厚、包容和神秘,向每一个来访的人展现着历史的厚重。
倍顺网配资-倍顺网配资官网-大的正规配资平台-股票推荐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